我國鴨子的養殖歷史可以說是非常的久遠了,尤其是在農村地區,現在依然還在養殖鴨子,但現在農村出現了很多大規模的鴨子養殖場。由于他們認為鴨子養殖是非常簡單的,所以忽視了很多養殖方面的細節,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所以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幾點關于在農村養鴨出現的誤區,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一,農村養鴨的幾大誤區
1、品種選擇不當
我們都知道現在市場上鴨子的品種是非常多的,而在農村就會出現一個這樣的現象。那就是很多的養殖戶就喜歡選擇比較新奇的品種進行飼養,不考慮當地的養殖環境以及市場情況就進行盲目的選種,最終導致養殖失敗。其實在選擇品種的時候就需要對周圍的市場進行調查,同時要考慮到鴨子品種所能適應的環境,最后在進行決定?梢赃x擇多品種鴨子進行養殖,這樣可以降低養殖的風險。
2、飼養密度不當
在農村養殖鴨子一般也會出現這么一個情況,那就是鴨子養殖沒有進行分群飼養。這樣其實也是造成鴨子養殖失敗的一個原因。正常的鴨子養殖最基本的就是進行分群飼養,控制好養殖的密度,以免出現搶食和擠壓的現象。其次公鴨和母鴨一般需要進行分開飼養、然后多品種鴨子飼養也需要分開飼養、最后還需要根據鴨子的大小、強弱來進行合理的分群管理。
3、養殖環境衛生不當
養殖環境衛生的不當主要表現在這兩個方面,分別是養殖場衛生的清理以及環境污染問題。我們要不定期的將養殖場的衛生清理干凈,以免細菌的滋生感染到鴨子,引發病害。還有就是養殖場衛生清理出的垃圾,我們要科學的進行處理,達到國家環保的要求。這是很多在哦農村養殖鴨子所做不到的一點,對農村的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導致國家在某些地區禁止農村養殖鴨子的政策出現。
4、飼養管理不到位
飼養管理不當主要是飼料以及飼養量等方面的問題。很多的養殖戶為了節約成本,所購買的飼料并不是優質的,貪圖便宜最終也會導致養殖失敗。同時有些養殖戶認為喂的越多鴨子就長的越大,但鴨子是比較蠢的一種生物,很多時候回出現撐死或消化不良等現象。還有就是飼養的時間不規律,這會嚴重影響到鴨子的生長,但很多的人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5、防疫工作處理不到位
鴨子在養殖的時候也經常會有一些疫病的發生,所以我們在除了平時的衛生清理和消毒以外,還需要進行不定期的疫苗注射。同時在平時的飼養過程中,可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抗生素來增強鴨子自身的免疫力
6、放養不規律
放養不規律這在農村養殖鴨子的過程中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很多的養殖戶不管天氣炎熱還是天氣寒冷,每次都是固定的時間將鴨群放出去,導致鴨群中暑或感冒。我們在炎熱的天氣一般會在早上或下午太陽下山之后進行放養,而寒冷的時候一般是在陽光比較溫暖的時候才進行放養,這樣才是對鴨子生長最好的方式。
二,水鴨養殖技術
1、選種
鴨子有不同種類,哪么水鴨也有很多不同的品種。選擇不光是可在水中放養的,還要能在旱地不用下水也可適應的鴨子。個體優質表現多為,毛色有光澤,無脫毛,眼睛透亮,腳掌顏色正常,強壯有力。
2、選地建棚
一般水鴨養殖都是白天放養,晚上趕回棚內休息。所以養殖場應該選擇在一個接近水源的有大片平坦空地而又方便排污的的地方。一般可以選在河流下游河灘上方有緩坡出搭棚。也可以在遠離村莊,的山坡下搭棚、水稻田修建池塘放養,附近最好有果園供棲息覓食。
(1)根據鴨子大小和養殖場地決定放養密度,但是一般場地寬闊,可以放養大概300只左右?梢栽诤訛,水面等劃分幾個區域分開放養,以免發生踩踏事件。在每個區域都需要放置一些食物,和飲用水,水面放養自由覓食。小鴨子一定要注意保溫,溫度維持20到30度之間,如果突發低溫,可用火爐取暖。
(2)對于飼料,水鴨是雜食性要求,一般可以喂食蔬菜,紅薯藤,紅薯,玉米粉配置的精飼料等等,小鴨子可以圈養,主要食用少量精細飼料,和少量用水。一天兩次不用過多飼養,以免脹食,不消化而死。正常生長時期,可以一天三次喂食組合飼料,也可以根據鴨群外出覓食飽腹情況投喂。小鴨子不在脫毛發育正常后可以進過鍛煉再進入放養階段。
(3)在放養時,要注意野貓、家養狗、一些小動物偷偷撲食鴨子,特別是小鴨一定要集中防護欄放養。每個區域都需要用堅實密集的鐵絲網圍住。
(4)養家禽,一定要注意防止瘟疫發生,最重要的是預防疫病不發生,等到發生時,速度之快,措手不及。每一道防疫措施要完整實行,一定定期接受各種疫苗。別的養殖場發病了,自己就要立即喂藥預防。每天清理棚舍,實時清掃放養場。對飲食用具一定要按時清洗消毒。各個場地可以噴藥消毒殺菌。
三,養500只鴨子利潤多少
1、養500只鴨子的成本
鴨苗成本:首先我們需要購買鴨苗,鴨苗鵝的價格主要根據品種、地區及質量而定,現在市場上的均價一般在1.5元/只左右。所以鴨苗的成本大約在750元左右。
鴨舍建造費用:鴨舍的建造一般不用太好,保證堅固不漏水即可。通常建筑材料以竹木石棉瓦為主,500只鴨子的鴨舍面積大約在130平左右,還需包括水面、運動場等,總造價大約在5000元左右。
飼料成本:一只鴨子的養殖周期大約在一個半月左右,飼料總消耗量大約在13斤。鴨飼料的價格大約在1.7元/斤,因此一只鴨子的飼料成本在22元左右,500只鴨子則需要大約1萬元。
人工雜費:在養殖時如果有養殖經驗的話,自己可以完全管理過來,所以人工費可以忽略不計。然后加上水電、疫苗及消毒藥等各種雜費,大約還需要1000元左右。因此我們可以算出,養500只鴨子的總成本大約需要1.7萬元。
2、養500只鴨子的利潤
一只鴨子養到出欄的規格大約在8斤左右,現在市場上的鴨子價格大約在5元。所以一只商品鴨可賣出大約40元,因此500只的話那么其產值大約在20000元,所以第一批鴨子的利潤可達到3000元。因為鴨子的養殖周期只有大約兩個月,所以一年可養殖6批。后面5批可以除去鴨苗及鴨舍等費用,投入成本在1萬元左右。因此養殖500只鴨子一年的利潤大約在55000元左右。
3、養殖注意事項
鴨子前期養殖的投入是比較多的,而且成活率一般只有90%左右。因此存在著很大的養殖風險,而且由于養殖地區的不同,其養殖成本、價格等與文中的數據都會有所差異。如果養殖不當的話,其利潤可能會非常低。所以大家在養殖時一定要多多注意,要掌握好成熟的養殖技術,根據天氣、地區及環境等進行調整。然后做好鴨子的管理工作,提高養殖效益。
四,蛋鴨養殖注意事項
1、飼喂管理
蛋鴨一般養殖半年后即可產蛋,要想蛋鴨多產蛋,就要根據周邊環境的情況,合理的飼喂,飼喂的次數和時間對蛋鴨的產蛋率有一定的關系。如果突然的減少飼喂次數或者改變飼喂時間,都可能會導致產蛋量夏季,所以在產蛋期期間,除了要保證蛋鴨吃飽之外,補充穩定的飼喂方式也極為重要。
2、補鈣
蛋鴨的產蛋時離不開的鈣的,尤其是在產蛋高峰期,如果蛋鴨缺鈣,會造成產蛋率下降,極易產出軟殼蛋和薄殼蛋,影響商品價值。所為為了保證蛋鴨的產蛋率,產蛋期要提高飼料中鈣物質的含量,提高產蛋率。
3、避免應激
鴨群從一個地方突然轉運到另一個陌生環境時,它的產蛋量就會下,還會誘發疾病,這就是應激。所以在養殖時最好不要更換養殖環境,一個環境一直飼養至出欄,同時在飼養過程中,盡量保持鴨舍的安靜,不宜大吵大鬧,或者有陌生人或動物騷擾它們,這些都會造成應激,從而影響到產蛋量。
4、及時淘汰
有一些養殖戶在飼養時,沒有及時的將老齡蛋鴨淘汰掉,使得蛋鴨的產量一年不如一年。一般蛋鴨養殖500-600日齡就要及時的更換,或者當鴨群老齡化時,會嚴重影響到產蛋量,導致養殖戶經濟收益嚴重下降。
5、光照強度
在蛋鴨產蛋期時,光照強度尤為注意,有些人為了增加產蛋量,盲目的提高光照強度或光照時長,反而會起到反作用,降低產蛋率。一般嚴格來說,每次的光照時長不宜超過1小時,也不能忽停忽亮,忽早忽晚,要逐漸的延長光照時長,最高不宜超過16小時。